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发表时间:2019-08-23    出处:    作者: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朝辞秋虎夜乘凉,处暑禾田始换装。一场秋雨一场寒。”

处暑

代表寓意:表示炎热暑期即将过去

气候特点:气温下降,秋老虎,雷暴

风俗活动:放河灯、开渔节、泼水习俗

风俗食物:吃鸭子

三 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养 生:滋阴润燥

处暑(正确发音chǔ shǔ),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在立秋之后,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处暑节气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黄河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黄河以南仍然会热一阵子。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南下。

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处暑养生四大重点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调整作息,缓解秋乏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处暑期间,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在处暑后常常会伴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为防止秋乏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需要调整夏天以来的作息习惯和方式,尽量做到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多伸懒腰,有助于我们缓解秋乏。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饮食清淡,润肺防燥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处暑后燥气明显,肺易受伤,容易出现咳嗽、肠胃炎、支气管炎等症状。此时饮食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少食辛辣、烧烤类食品,以免加重秋燥。多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菠菜等,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早上起床后可喝一杯温水,平时可适量喝些金银花茶、菊花茶,清热解毒,滋阴润燥。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早晚添衣,睡觉盖被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早晚气候温差大,早晨夜间要注意添加衣物,晚上就寝要管好门窗,腹部盖被,防止胃病复发,尤其要注意预防感冒。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轻松运动,调养精神

处暑 | 过渡时节需谨记,防秋乏秋燥是重点

 

处暑之后,天地万物由春夏的生机勃勃转向萧条冷落,加上秋干气燥,人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可以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登山、慢跑、散步等。但运动不宜太过,避免大量出汗,以免伤阳气。

(工作日:9:30-18:30)

在线QQ

客服电话189749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