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发表时间:2016-09-12 出处:医学培训部 作者:谭艳 指导:杨李
糖尿病是一种以人体内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也就我们的血糖升高。要抑制血糖升高的主要途径就是控制糖的摄入,和加速糖的利用。随着糖尿病知识教育的普及,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控制饮食、减少糖分摄入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也更关注食物的含糖量以及血糖生成指数。于是,“无糖食品”孕育而生,迅速获得广泛的糖尿病患者的认可。那么“无糖食品”是否真的一点都不含糖呢?
刘奶奶,60岁,糖尿病2年。初诊空腹血糖10.5mmol/L。生平最喜欢吃糖,有点小馋嘴,喜欢吃零食。但自患病以来儿子儿媳一直严格控制她每天的用餐量,每餐一小碗米饭,也不许吃糖。严格的饮食控制,再加上药物治疗,刘奶奶的血糖基本达标了。 可是,一个月后体检却发现刘奶奶空腹血糖居然又恢复到10.5mmol/L了。刘奶奶的儿子就很诧异了,最近饮食运动一直控制的很好,药物也一直在吃,怎么血糖就升高了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刘奶奶每天被限制饮食,别提多难受了,便和朋友诉苦。朋友建议她去购买无糖食品,于是,刘奶奶购买了无糖饼干,每次馋了就吃一两包,解馋又还挺好吃的。 现在 ,我们应该都知道刘奶奶血糖为什么升高了! 按理说无糖食品是应该不含糖,对血糖没有升高作用的啊,为什么刘奶奶血糖升高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糖。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可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单糖分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双糖分为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可分为淀粉、糖原、纤维素。我们日常中的食物中或多或少都含有糖,其中淀粉和蔗糖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糖。砂糖、冰糖、以及各种商场中贩卖的硬糖、软糖,其主要成分也都是蔗糖。而我们的小麦、大米、以及各种薯类中都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那么无糖食品的定义是什么呢?
按照欧美国家的通用概念,无糖食品不能含有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当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品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无糖食品是指不含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但含有食糖替代品,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乳糖醇等,而不是糖精等高倍甜味剂的甜味食品。
所以说无糖食品绝不是绝对的不含糖,而是用另一种糖分不是很高的东西所代替,只是让血糖升高的慢点而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食用无糖食品,既增加饱腹感,有减少糖分的摄入,但同样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
而在我们现在市场中的绝大部分标有“无糖食品”字样的无糖食品,并不是理想中的“无糖食品”。它们中大多只是单纯的不添加蔗糖。但其原料及其配料大多数都含有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成分,食用后同样能升高血糖,并且其升血糖速度更快。主要原料成分的血糖生成指数对血糖的影响也很重要。血糖生成指数高食用后其中的糖就很容易被吸收,从而快速升高血糖。
还有很多商家甚至和消费者们玩起了“文字游戏”。很多无糖食品,虽然标注了“无蔗糖”的字样,但其配料表上却标有白砂糖和葡萄糖。其实,白砂糖就是蔗糖,只是叫法不同。还有的用食用糖、糖精代替蔗糖,其实质都是换汤不换药,试图以假乱真冒充“无糖食品”。
刘奶奶就是中了“无糖食品”的圈套,以为购买了真正的“无糖食品”,不会对血糖造成影响。而实际上其购买的产品是含有糖并且含糖量比较高的,再加上刘奶奶无限制的食用,从而造成了自己血糖的波动。
所以在此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认真查看食品的营养成分表,找准符合标准的“无糖食品”,但同时也要控制食用量。千万不要被不良商家迷惑,盲目相信标注“无糖食品”字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