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糖尿病轻重与否,取决于这些指标
糖尿病是一种可以致残、致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情轻重如何是患者及其家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大部分患者甚至包括一些非专业医生也不是十分清楚,他们往往片面地把血糖高低作为评价病情的唯一标准。
事实上,糖尿病绝非只是单纯的血糖升高,而是一种聚集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危害并非高血糖本身,而是高血糖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因此,对于糖尿病人的病情的评估,除了血糖之外,还要把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的有无及轻重一并考虑在内。
病情评估涉及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压、体重指数(BMI)、年龄、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肾功、糖尿病自身抗体、胰岛功能等化验检查以及对心、肾、眼、肝、脑、神经等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检查(如心电图、B超、眼底检查、神经传导等等)。
一般说来,如果患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认为其病情较重。
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较大者,病情较重
长期高血糖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密切相关。血糖控制越差,上述并发症出现得越早、越严重。
新近研究证实:血糖波动的危害较之稳定高血糖有过之而无不及,换句话说,血糖波动越大,对机体的危害越严重。从这个角度讲,不仅要降糖,还要稳糖。
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于一身者,病情较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等多因素有关。
与单纯高血糖患者相比,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越多,患者日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反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病情较重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重度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等等。这些急性并发症反复发作,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预示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糖尿病人害怕血糖高,对低血糖反倒不以为然,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较之高血糖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严重低血糖所诱发的心血管事件,足以使你一生的降糖努力付之东流。
另外,感染也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糖尿病人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的存在增加了对糖尿病控制的难度,两者相互影响。临床上,如果一个血糖控制平稳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血糖升高,首先应从感染方面去查找原因。
已经出现慢性并发症者,病情较重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来自它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等,是糖尿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是否出现慢性并发症是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1型糖尿病以及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较重
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病以及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其共同特点是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已经衰竭,自身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必须终生用胰岛素替代治疗,一旦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不仅如此,由于这类病人胰岛功能很差,血糖往往忽高忽低、波动很大,控制起来非常困难,所谓“脆性糖尿病”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每个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轻重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轻症患者若不能长期坚持正规治疗、将血糖等各项代谢指标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病情由轻变重;而即便是病情偏重的患者,通过正规系统的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至少可以延缓病情进展的脚步。
总而言之,血糖高低只是评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指标。在判断糖尿病病情轻重的众多指标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就是两条:即血糖高低以及有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