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异常人群,如何预防2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Glucose tolerance是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
正常人在进食米、面主食或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肝糖元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糖输出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因此饭后最高血糖不超过10.0mmol/L,且进食或多或少血糖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
这说明正常人对葡萄糖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即葡萄糖耐量正常。但若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人,口服 75g葡萄糖后2小时可超过7.8mmol/L,可等于或大于11.1mmol/L,说明此人对葡萄糖耐量已降低。糖耐量受损(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有1.5%~10%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受损(IFG):6.1≤空腹血糖<7.0mmol/L,且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7.0mmol/L,且7.8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
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我国对656人的随访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异常(IGT)、IFG+IGT糖尿病年转变率分别为:5.1%、11.5%和20.2%。
其中,IFG+IGT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最高。
值得提醒的是:越来多的研究证实,早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可出现轻微的肾、视网膜和神经等血管病变。
糖尿病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预
三个具体目标:
(1)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
(2)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3)减少饮食总热量和脂肪的摄入。
每周至少保持150分钟(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研究发现:即使一次进行短时的体育运动(如10分钟),累计30分钟/天,也是有益的。
荟萃分析多个国家研究的43万人群,高畜肉摄入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20%。每天摄入48~80g全谷物,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26%。
糖尿病前期的药物干预
降糖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其中,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二甲双胍如何预防糖尿病
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被证明能预防糖尿病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药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长期的有效性。
DPP(美国的一项预防糖尿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850mg,2次/天)治疗,3年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降低58%和31%。
国内研究显示,糖耐量异常(IGT)人群每年糖尿病自然发病率为11.6%,一般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8.2%,二甲双胍干预治疗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1%。
国内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的常用剂量为:一次,250~500mg,每日3次。
特别提醒:在我国预防糖尿病尚不是二甲双胍的适应证。接受二甲双胍干预的患者应限于有预防糖尿病意愿、有很好的治疗依从性并有条件按照医嘱定期接受糖代谢评估的糖尿病前期个体。
参考文献: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