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糖友,你对磺脲类药物了解吗?
磺脲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家族中的元老之一,经过迂半个多世纪的临床考验,至今在降糖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降糖作用确切、物美价廉、方便实用,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青睐,是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但同其他药物一样,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充分了解其优点与不足,正确使用,才能使之成为克“糖”制胜的法宝。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和特点
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病人体内尚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所以这类药物对1型糖尿病或胰岛功能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效,比较适合于用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非肥胖2型糖尿病人。
由于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故建议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无论对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都有作用,平均能使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1%~1.5%,磺脲类药物主要在肝脏分解、灭活,分解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时该类药物应禁用,只有“糖适平”例外,该药代谢产物95%是由胆道排泄,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仍可服用。
怎样合理选用磺脲类药物
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物事前应请专科医生作全面的检查,了解自己的胰岛功能、体重指数以及肝肾功能状况,明确自己是否适合用此类药物;用药的品种、剂量和配伍等都要根据年龄、肝肾功能、并发症等病情综合考虑,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降糖药的用量。
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防治策略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轻度低血糖常表现为饥饿感、出冷汗、四肢无力、心悸等等;严重低血糖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也可诱发心肌梗塞甚至致死。低血糖多在下列情况中出现:①服药以后没及时进餐;②服药剂量过大;③两种或两种以上磺脲类药物联用;④ 使用强力、长效的磺脲类制剂(如优降糖);⑤同时合用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氯霉素、利血平、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增加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增加低血糖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低血糖,应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最好是葡萄糖),严重时予以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等措施进行抢救。
磺脲类降糖药物其它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肝功异常、白细胞减少、皮肤瘙痒及皮疹等等,这些不良反应均很少见,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做相应的处理。